记叙散文
首页
小说
古典小说
近代小说
现代小说
外国小说
散文
摹景散文
记叙散文
抒情散文
议论散文
经典书评
诗歌
古典诗歌
现代诗歌
外国诗歌
词学天地
随笔
回味平生
随笔美文
生活感悟
妙笔生花
回忆录
故事
寓言故事
人生哲理
青春爱情
感人励志
日记
每日一笔
那年今日
情感日记
点点滴滴
戏剧
中国戏剧
外国戏剧
传记
中国传记
外国传记
微小说
常识
郑国渠泾惠渠走笔
踏上2000多年前郑国渠滋润过的土地,面对后人为郑国雕塑的古铜色塑像,记者仿佛走进了历史。时任陕西省三管局党委书记的刘恒福同志从西安陪记者赶到渭北泾阳一带,冒着炎炎烈日,在郑国渠水流淌过的田野,在泾惠渠水浇灌过的大地,追寻历史的遗迹。刘书记一边作向导,一边作介绍。
《木兰诗篇》 非同凡响
那年,河南文艺界出现一道靓丽的景观,那就是河南省委宣传部“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重点项目之 一、河南省歌舞剧院精心打造,并且云集一批国内重量级编剧、作曲、导演、演员加盟的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搬上了舞台,不仅在中原演出大受欢迎,而...
红色之旅,走近英雄
国庆佳期,阳光甚好,秋风不燥,恰是出行好时节。一大早,迎着晨曦,我们从成都市区出发,经成德高速,奔赴四川省德阳市。此行,我们将前往德阳市下辖的中江县,实地探访抗美援朝特级英雄黄继光烈士的故乡——继光镇,并瞻仰位于中江县县城的黄继光纪念馆。很幸...
梦回电影队
在上世纪那个特殊年代,许多北京的初中和高中生纷纷来到陕北延安地区贫穷的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我的家乡延安地区吴起县也來了不少北京知青,他(她)们吃了许多苦,却为当地群众办了不少好事,我们许多乡亲至今感谢当年的这些北京男孩...
人随将军去 美德留世间
编辑部墙上的挂钟时针指向10点30分,我估计上午的邮件此时已取回报社。我约一个作者写的稿子不知是否寄来,我从三楼上到四楼,走进资料室,在桌子上的一堆信件里找。约稿尚未来到,只见一个写给我收的大白信封正面下沿印着一...
郑州列入八大古都“实至名归”——访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民
在郑州生活、工作多年,记者从未想到这座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会进入我国大古都之列。然而,“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郑重宣布:郑州可与西安、北京、...
深切怀念张光前辈
惊闻,我尊敬的良师益友、新闻界的老前辈张光在西安因病逝世,让人泪如泉涌,十分悲痛。在沉痛悼念张老的时刻,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两个月前,我给张老打电话问候他,他说,今年已住了三次院,现在身体状况...
恩师王宝善
他像松柏正直高洁,他像长辈宽厚慈祥,他是我的恩师王宝善。 1928年王宝善生在河南新野,19岁考上河南大学水利系,毕业后在河南大学校刊编辑部工作几年,后...
怀念岳父
那年7月9日,岳父心脏病复发,来不及与亲友见上一面,来不及给子女们留下一句遗言,匆匆地走了。 7月13日,在郑州火化场礼堂与岳父遗体诀别,老人家面容安详,略带微笑,仿佛睡去,静静躺在鲜花丛中。真不敢相信,这位一生忠厚正直...
难忘“起解”的日子
那是一个夏天,一个六岁的小男孩鼻青脸肿,哭哭啼啼,被五花大绑一路向北发配。两个解差就是他的父母:男的脸色铁青,吸着卷烟,一直推搡着,催促加快脚步;女的双目垂泪,不停数落着,一直拉扯尽量降低行进速度。 两个小时之前,小男孩在沙堆上修建了童话般的...
«
1
2
3
4
5
6
7
8
...
55
56
»
热门排行
家乡四村
2016-10-07
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哈尔滨
2016-07-04
高邻有爱
2018-05-10
柴禾妞的大公鸡
2018-05-28
一树樱桃带雨红
2018-05-28
黑土夕拾
2017-12-25
外公传奇(连载之八)
2019-05-05
舌尖品关东
2016-10-31
相关推荐
难忘当年八路军
2022-02-12
秋思(外两首)
2019-10-25
谢了,朋友
201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