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坐在屋角洗脚,洗完袜子时,放到鼻子下闻闻。母亲见了笑道:“真是一辈留一辈哩,你爹小时候也愿洗完袜子用鼻子闻!”在屋的人都笑了,我也笑了。这时,我想起母亲常讲的故事:古时候,一个人的母亲死了,这个人舍不得花钱买棺材,连夜和儿子用竹筐把母亲背出去。回来时,儿子说:“别把竹筐扔了呀!”“为啥?”“你死了我好用它背你呢!”这个人哑言了。想到这里,我看了儿子一眼,心想,真是一辈留一辈呀,我就是一面镜子,儿子照着我学哩!
狐狸的趣闻
北大荒的狐狸多,出门就能看见。可它们怕人,见人躲着走。天刚擦黑,成群结队的狐狸出动了,这是它们觅食的好机会。狐狸爱吃小鸡,谁都知道。可我没听说过北大荒的狐狸吃小鸡,倒不是说北大荒的狐狸通人性,知道好歹。可能是它图省事,怕偷鸡不成被人抓着,倒搭了一条命。而荒草塘里的兔子、野鸡多得很,只要走一圈儿便抓挠饱了,它何必舍近求远地做“贼”呢?
狐狸逮野鸡是高手,功夫到了家。春天,正是母野鸡抱窝的时候,狐狸便悄悄地摸到野鸡窝旁。可它不急于扑野鸡,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等得直流口水,也能耐住性子,一等就是小半天。直到母野鸡下窝觅食时,它才冷不防扑过去,先把母野鸡咬死,再回过头来喝野鸡蛋。喝完野鸡蛋,才转过身去慢慢品尝野鸡肉,吃得津津有味儿,不像饿狼那般大口大口地吞。吃饱了,心满意足地钻进洞里睡觉去了。这时的狐狸不贪婪,只要填饱肚子,就不再“杀生”了。因为它知道隔夜的野鸡不鲜,还是现吃现逮好。到了三九天,北大荒的烟泡儿刮得对面不见人,也是天赐给狐狸逮野鸡的良机。这时的野鸡饿急了,不顾死活地出来觅食。可刚刚飞起来,又被大烟炮儿打落在地,干扑楞膀儿,就是飞不起来。实在飞不动了,便往雪里钻,它想避避风。可厚厚的雪壳钻不进去,只把头插进雪里,整个身子却露在外边。狐狸不怕冷,它那厚厚的皮毛足可抵御零下四五十度的严寒。烟炮儿刮得越大,狐狸越高兴,见到野鸡,嗖地扑上去,一口咬死,然后摆在雪地上。走一路,咬一路,直到觉得够吃几天的了,再回过头来一只一只地往洞里叼,留着慢慢享用。
狐狸也愿吃野鸭子,可它逮不到,干眼馋。野鸭比野鸡机灵得多。春天的北大荒,野鸭铺天盖地。走进草塘,低头就能瞧见野鸭蛋。狐狸专门捕食抱窝的野鸭,可它没等接近野鸭窝,早被站在不远处“放哨”的公鸭发现了,一阵呱呱乱叫,母野鸭逃之夭夭了。狐狸扑了空,只能喝点野鸭蛋解馋了。有时,放哨的公野鸭打嗑睡时,狐狸也有可乘之机。可能是它心太切了,也可能是眼神太专一了,一不小心,扑通滑进水里,眼见到嘴的野鸭飞走了,又气又悔,只得拖着湿漉漉的尾巴爬上岸,眼巴巴地瞅着飞去的野鸭发愣。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