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夏夜观荷,风露送凉,清香徐引,傍花浅酌,如对美人浅笑款语。秋夜赏月,则烟波镜净,上下一色,渔灯依岸,城角传风,万籁阒寂,惟有清奇之兴者尝之。高青邱有夏夜湖上观荷诗,叶梦得有夜泛西湖看月诗,皆能写其清景。
南北山幽谷,竹林中产兰蕙,一干一花,而香足者为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为蕙,春时取置盆中,宿根移植腻土,多不服盆,供一时清玩。其茎叶肥大,乃自闽广来,非西湖山中所产也。
牡丹花,唐长庆间开元寺僧自都下携来,谓之洛花,宋时渐盛。东坡吉祥寺观牡丹诗,其后西湖寺观园林皆有牡丹,虽备各色,而粉红色独多。其一株百余朵者,出自昌化富阳,湖上无此种也。
莼菜自越中湘湖来,四月初生者,嫩而无叶,名雉尾莼,叶舒长,名丝莼。西湖昔日无莼,宋沈文通送人守钱唐,有“从公醉紫莼”句,或自越中来者。田叔禾云,闻渔人言,西湖第三桥近出莼菜,不下湘湖,今则三潭印月及长桥一带,所产日多矣。
西湖诸山皆有杨梅,而烟霞坞、十八涧、东墓岭产者,肉松核小,味尤甜美。宋时梵天寺月廊数百间,其旁多植杨梅,东坡以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拟之。
西湖当大雪时,登南北两峰,俯瞰平湖城市,远眺江上,则大地山河,银融玉琢,当风迥立,欲羽化登仙矣。或放舟湖中,周览群山,若银涛耸涌,玉树琪花,晃然夺目,凌云翰雪,曲尽其妙。
选自《越风》增刊1集·2卷·4期,1937年
来源: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