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正文:
人们常说,一百岁要个娘。但要真正理解这句谚语的博大内涵,并非易事。需要感恩的践知践行,需要岁月的验证,需要良知的拷问和鞭挞。正所谓,人做事,天在看。
老娘今年95岁了,92岁那年春天,因搬草摔了一跤,结果造成左手扭伤,好在没有骨折。
我们弟兄姐妹轮流照看老娘,一晃半年过去了,老娘非要回老家,并自言自语地说:"金窝银窝,不如俺的小草窝“。
其实老娘是想一个人清静,另一个重要意思不想连累我们。最后在我们几人的劝说下,老娘住进了城南兴华敬老院。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娘还能自理,这一旦远离故土,她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吗?
老娘住进了敬老院,我们弟兄都抽出时间经常去看她,我一个礼拜最少去看老娘两次,多则三至四次。起初,我认为买点好吃的常来看老娘就可以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伺候好老娘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老娘刚住那两个月我也没细心理会,但每次去看老娘,她总是板着个脸,不管我买什么好吃的给她,她总是少言寡语,即便是说一两句话,也是没好声好气,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过了俩天,我又去探望老娘,老娘还是往以前一样,好像我欠她八百吊似的,一言不发。我告别老娘回家,她也不回声,刚走到电梯旁,一位姓张的大叔喊着我的名字,"大侄子,你又来看你老娘了,你挺孝顺的,我常看见你来看你老娘"。我回应着张大叔,"大叔,孝顺咱不敢当,俺从小没有父亲,是俺老娘把我们拉扯大,俺只是尽义务。大叔我向您老讨教个问题,这我也没少来看老娘,也没少买好吃的给俺老娘,怎么每次来看俺老娘,她总是闷闷不乐,这是为什么?”老人哈哈一笑,马上笑着说:“你老娘很可能一时住不惯,耐点心,用点心,心诚则灵″。说完又在我耳朵上悄悄地说了几句投机话,我和张大叔握手告別回家去了。
晚上我一夜翻来覆去睡不着,张大叔的叮咛不无道理。是呀,我自问自己,我对老娘尽到全心全意了吗?我是不是做的让老娘不满意,一连串的问号在拷问着我的良心,一想到这,眼前又浮现出老娘五十年前的历历往事。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