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国距今已近2400年,虽然当时的宫廷楼阁早已风化成泥沙,但盛行于当时的巴渝舞却流传至今,如果运气好,在阆中古城的文化广场还亲眼目睹过巴渝舞表演,表演者都穿着彩色的衣服,手里拿着绘有周易八卦图案的腰鼓,或手鼓,抑或扇子做道具,随着节奏一齐起舞,有时如暴风骤雨,有时又如嫦娥舞袖。川剧和皮影都起源于巴渝舞。
在阆中古城,除了可目睹到2400年前的舞蹈外,扑面而来的是三国的文化气息。酒坊茶楼、玩具器皿、特色小吃等无不留有张飞的影子,酒店茶楼干也多在门口插上“张”或“蜀”字杏黄旗。有真人扮演的张飞供人留影,时不时,还有“张飞”骑着高头大马领着三国卫队巡街。
原来,张飞与阆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公元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张飞为巴西太守,领军驻守阆中。张飞在驻守阆中期间为阆中百姓做出过不少贡献,深受阆中百姓爱戴。张飞除了《三国演义》描写的忠勇之外,至今阆中还流传着张飞教百姓栽桑养蚕、兴修水利、秉公办案。可惜的是,关羽被东吴所害之后,张飞令张达和范强三日内为三军将士制造百盔白甲,让三军将士挂孝伐吴。张达范强担心在规定完不成任务被杀头,二人待张飞睡熟后,潜入张飞帐中,把张飞的头颅砍下来投奔东吴去了。
张飞遇害后身体被埋葬在阆中,阆中人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就在墓旁修了祠庙塑了张飞塑像以焚香供奉,现在叫桓侯祠。因为张飞死后被追谥为桓侯,故名。唐时叫张侯祠,明代称雄威庙,清代更名为桓侯祠。现保留为清代建筑群。张飞墓在汉桓侯祠张飞武官像后面,张飞武官神像后有桓侯神道碑与张飞墓相接。
阆中的张飞墓很大,如果一座景观小山丘,冢上古木参天,四周全用石条砌成,封土堆高8米,东西宽25米,南北长42米。据说:“墓本来没有这么大,古时候到张飞墓前来焚香的人都会带一捧土放到墓上,千百年来,土越来越多,故就成了今天看见的墓了。”导游所说是否属实已经无法证实,但人们仰幕张飞把他当作神明来供奉祭拜倒是事实。在阆中人的心目中,张飞已经是神了,张飞庙民间有叫张爷庙的,有的门神也画着张飞。
据说曾有盗墓贼想偷盗张飞墓内的文物,但当盗墓贼打开墓道口时,张飞显灵,忽然天空一个响雷,盗墓贼吓得抱头鼠窜。可能当年墓贼刚打开墓门时,正好天上打雷,纯属巧合,或许只是人们编造出来吓唬盗墓贼的故事,均无从考证,但张飞的墓至今完好无损却是事实。2005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利用“物探技术”对张飞墓进行了全方位的物探,发现墓地下面的墓穴有墓门、墓道、左右耳室、墓室等结构,除了墓道口和墓东北角有扰乱点外,一切原貌尚存,完整无损。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