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达山是长白山的余脉,盛产山参。爷爷今年73岁了。他老人家钻了一辈子山,是完达山的活地图。哪儿有人参,哪儿没参,他都知道。采参的同行们都称他为山把头。
赵四丫10岁那年,爷爷破天荒地要领她采参去。理由是他都73岁了,也许是最后一次钻山了。他要带孙女去看一下哪儿是人参窝子,这个吃饭的饭碗,到四丫这儿辈别弄丢了。7月的一天早上,爷爷领着伯伯、爸爸、叔叔和赵四丫一行5人背着行囊进山了。伯伯背着进山吃的米面,爸爸背着进山用的铺盖,叔叔背着简易的帐篷,赵四丫则背着吃饭用的铁锅,手里拿着拨草棍开路。
路上,爷爷边走边告诉赵四丫钻山的规矩。比如,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许坐木头墩子;晚上做梦若是遇见胖娃娃,一定要记住他是哪儿来的。唠叨起来就没完没了。
大约走了一上午,大家歇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一种鸟叫。不停的叫着“棒槌棒槌——”爷爷高兴了,告诉赵四丫“它叫棒槌鸟,也叫人参鸟,咱就跟它走,看来咱要发财了。”
棒槌鸟叫叫停停,好像是专门为他们引路的向导。他们跟着棒槌鸟翻过了一座大山,来到一条小河边,棒槌鸟突然不叫了。爷爷打凉棚,朝四周望了望说:“孙女,看到这山坡的树都往一起抱着长吗?你再看看这条小河绕着眼前的树兜了一圈,才往下流吗?这就是长人参的地貌。棒槌鸟肯定是在树抱团的地方吃棒槌籽呢。快按我指的地方走,快点儿!”说着带着他们往树抱团的地方奔。
真是望山跑马呀。眼瞅着不远,走起来,却远着呢。他们走了2个来小时,才来到树抱团儿的地方。爷爷用手往前一指:“看!棒槌鸟干啥呢?” 顺着爷爷的手看去,棒槌鸟正落在一簇红艳艳的果实上,不停地啄食呢。它边啄边不停地摆动尾巴。爷爷说:“棒槌鸟在吃人参果呢。它吃完果肉就把人参籽儿便在四周,来年就会长出好多人参苗了。”
棒槌鸟见到有人来了,扑楞楞地飞走了。爷爷一见到山参乐得胡子乱颤,大喊一声“棒槌!”伯伯、爸爸、叔叔齐声问:“几匹叶?”边说边脱下外罩,掏出拴着铜钱的红绳,拴在人参茎上。又拿出桦木针,仔细地剥离人参四周的浮土。爷爷跪在地上,乐得胡子乱颤,大姑娘绣花般地仔细剥离着四周的浮土。伯伯和叔叔不敢怠慢,摘掉草帽给爷爷扇风,爸爸则打开一瓶“二锅头”,用瓶盖当酒盅,隔十分八分钟给爷爷递过去。爷爷则一饮而尽,像喝水般地把白洒喝进肚,然后还吧嗒吧嗒嘴,回味无穷的样子。或者是酒力的作用,或者是人参的诱惑力,爷爷跪在地上足足三个小时没挪窝,剥离了一米见方的地盘,才把那棵人参挖出来。赵四丫仔细端详了下那棵人参,也就有巴掌大小,手指般粗细,略显得干瘪、瘦小。但它的须子特长,足有二尺多。
爷爷颤颤微微地把人参捧在手里,哽咽着说:“谢山神,谢土地,刘氏家族有礼了!”说着爷爷跪在地上,面对挖出人参的地方,咣咣的磕了三个响头。爷爷站起来时,赵四丫见他捧着人参的双手有些颤抖,以至看他那干巴巴的双腿都在抖动。爷爷自语着:“我钻了一辈子的山,这是第2次挖到8两重的参。7两为参,8两为宝,按市场价最低也值50万哪!”“啊”50万,怪不得爷爷激动的浑身颤抖!她突然想起一句古语“乐极生悲”的话来,但没敢说,不知用这个古语来形容爷爷的神态是否合适?哎,也难怪,天上突然掉下个大馅饼,砸在谁头上都会乐晕的。何况爷爷一辈子才遇到过2次这么大的人参,不乐晕才怪呢!
来源:邮件投稿